热门关键词:    测试卡   电脑色差仪   色差仪

饮料行业色差控制解决方案

返回列表 来源: 浏览:299 发布日期:2022-12-01【

中国是饮料消费大国,对于饮料的安全质量问题也不断出台了相应的规范。就外观色彩而言,有哪些规范?应该如何解决呢?本文进行了简单总结。

饮料行业

饮料及色彩标准的发展

国内果汁饮料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以一些小品牌如露露,椰树等为代表。起初阶段,国内没有统一的饮料质量标准,各企业在生产中均执行自己的标准。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饮料行业的标准开始走向统一,先后出台了各种标准。

B2579.2-2003《碳酸饮料卫生标准》,对果蔬类饮料的技术要求中,强调了具有原水果果肉的色泽、风味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GB10789-2008《饮料通则》取代了原标准GB10789-1996《软饮料的分类》,进一步与国际标准Codex stan227-2001《瓶装/包装饮用水通用标准》,Codex stan 247-2006《果汁类和果肉饮料类通用标准》接轨,将市场上销售的饮料分成碳酸饮料、果蔬汁类、蛋白饮料类、包装饮用水类、茶饮料类、咖啡饮料类、植物饮料类、特殊用途饮料类、固体饮料类、其它饮料类11个种类。

目前,感官评定是判定饮料质量的常用方法之一,因为它可以判断测量人们对饮料视觉、嗅觉等的接受程度。

饮料行业色差控制解决方案

1. 饮料行业色差控制的难题

一般而言,饮料需要保持其应有的颜色,如桑椹和番茄混合饮料要保具有番茄和桑椹复合果汁应有的暗紫红色或亮紫红色。2012年,中国饮料工业协会行业自律标准《植物蛋白饮料豆奶和豆奶饮料》,明确规定要求产品呈乳白或具有与原料或添加剂成分相符的色泽。

如何确保饮料保持原料既有的色泽,并在各批次之间保持色泽一致是一个难题,比如,由于绿茶中儿茶素类多酚物质和叶绿素含量较高,在加工中容易遭到破坏,导致茶水汤色褐变,从而导致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植物蛋白饮料的配料也会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如产品的稳定性、色泽、风味等,这类产品由于还原糖与蛋白质发生美德反应,会导致产品颜色加深;果蔬汁饮料。在其原料加工过程中会发生各种生化反应,导致成品颜色变化、营养价值和色香味降低或破坏,必须依据科学的方法控制或延缓变色,保证其商品价值。

2. 饮料行业色差控制的方法

通常,人们采用总体感官评定方法,结合相关国家标准,对饮料的外观(均一度)、色泽、香气、口感、甜度、果粒的颗粒度六个指标来打分,每一项满分为5分,按照外观5%、色泽5%、香气10%、口感30%、甜度30%、果粒颗粒度20%的权重相加打出总分,计算各样品及各单项评定指标的平均分。

但感官评价多是定性的描述,受到人们的偏好、感觉灵敏度、心理等的影响,而且,只有当食品处于正常颜色才会使味、嗅觉评定正常,否则灵敏度会下降或不能正确感觉,因此,感官评定方法并不准确。

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渐渐借助使用色差仪来对饮料产品给出定量的色彩描述,如,通过试验,人们发现,阳光照射对饮料颜色的稳定性有很大影响;不同pH值的饮料,在光照下的吸光度也不一样不同色素组合成同一色调时,该色调的强度和吸光度、耐光性、耐酸性也不尽相同而短时间的高温作用对饮料颜色的影响比较小,可以采用巴氏灭菌。

色差仪可以用来研究不同原料配比(如加糖量,椰果肉与水质量比)的影响,并通过pH值、光照、温度等的控制,得出最佳的配料比以及不同的乳化剂最佳复配比、储藏条件,来保证饮料色彩的稳定性。

在色差仪的选择上推荐三恩时,国内大品牌,质量、售后服务等都有保证。并且色差仪种类多种多样,可以满足多种饮料及其材料的检测需求。

 

 


QQ咨询

在线咨询真诚为您提供专业解答服务

咨询热线

021-61278111
7*24小时服务热线

微信咨询

二维码
返回顶部